联系我们中国科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交流园地
交流园地
依托“西部之光”打造创新团队——中科院兰州化物所推进“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 2008-05-09|放大 缩小

     以人为本建设队伍,大力拓展创新人力资源,这是中国科学院实现“四个一流”目标的重要举措。随着知识创新工程的深入推进,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已经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属各研究机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中“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就是中国科学院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人才战略。作为该项人才培养战略的直接受益者,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兰州化物所)经过10多年的实施,已稳定和培养了一批富有创新思维和进取精神的创新型人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带动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优秀人才+应用项目”模式

     1996年,中国科学院党组从促进西部地区科技和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作为提高西部科技创新能力的一项举措,这一计划旨在为西部地区培养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科技骨干。
     自该计划启动以来,兰州化物所即着眼于人才培养与科技项目的紧密结合,在充分发挥研究所学科优势的基础上,采取“优秀人才+应用项目”的支持模式,重点推荐和支持立足西部、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奉献力量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科技人员申报项目。
     据兰州化物所所长刘维民介绍,新材料学科是兰州化物所的传统优势学科,“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启动以来,该所先后共有9个新材料领域的项目获得支持。他说,其中的大多数项目都是以材料性能优化和应用为目标,研发内容涉及新概念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先进润滑防护材料、高值化有色金属材料、生物材料及西部生态环境材料的发展等诸多方面。在资源化学领域,该所先后共有7个项目获得支持,这些项目以资源的优化利用为目标,重点开展原子经济反应和环境友好化学及分子水平上的催化剂设计与研究工作,研究不对称催化理论和精细化工催化与耦合技术,为解决西部油气、矿产、生物资源高效、清洁转化和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其相关技术的系统集成。而在化学生物学领域,共有9个项目获得支持,重点研究了生物酶催化反应化学,面向甘肃和西部特色中药和民族药资源,有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其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解决了中药和民族药资源研发中的若干关键科技问题。
     “实践证明,通过发挥学科优势,推进‘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支持青年科技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以实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高人才竞争能力的目的,是符合兰州化物所研究发展需求的成功模式。”刘维民说。

     21名科技骨干沐浴“西部之光”

     在实施“西部之光”计划过程中,兰州化物所始终把培养人才作为主要目标,积极开发青年科技骨干的创新思维,把人才培养与科技项目紧密结合,使大批青年科技骨干在科技创新实践中锻炼成长,部分科研人员已成长为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
     据了解,截至2007年,兰州化物所共有21位科技骨干获得“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支持,“西部之光”入选者绝大多数已竞聘到高一级专业技术岗位,其中7人成为创新岗位研究员,9人成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5人担任实验室正副主任或课题组长。
     依托“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兰州化物所一批科技骨干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2006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科学院联合举行的“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实施10周年纪念大会上,周惠娣研究员获“西部之光”优秀学者表彰,周惠娣、邵士俊、齐彦兴3位入选者的优秀事迹被选编入《西部之光通讯》。此外,还有多人获得国家及省级奖励和荣誉称号:周惠娣研究员获甘肃省“优秀专家”、“全国新世纪巾帼发明者”等称号,胡丽天研究员获甘肃省“青年科技奖”、“甘肃省新世纪巾帼发明者”等荣誉称号,她们二人参加完成的项目还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07年,“西部之光”西部博士资助项目设立,兰州化物所共有11位新进博士获得支持。“这对于吸引更多优秀博士到研究所工作,扎根西部并为西部发展贡献聪明才智发挥了重要作用。”兰州化物所党委书记赵秀茹指出,通过让青年科技骨干在科研创新实践中锻炼成长,有力推动了研究所的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形成了一支具有团结协作和开拓创新精神的科研团队。

     项目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在“西部之光”计划及其项目支持下,兰州化物所面向国家需求,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与地方、企业合作等方式,积极开拓新领域,使研究所的对外竞争力显著增强,提高了从地方和企业争取科研项目和经费的能力。与此同时,学术研究、团队建设等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为兰州化物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了骨干示范作用。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研究所在润滑材料研究、西北特色天然药物研究、羰基化精炼技术、环境材料与生态化学等领域均取得一批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刘维民表示,这些极具针对性的科研成果的取得,对于促进西部地区乃至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有色金属压力加工机械和模具的润滑”,这个由周惠娣研究员承担的项目曾获1997年“西部之光”项目资助,终期评估为优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她立足高新技术领域,创造性地解决了研究工作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研制了多种具有特殊性能的黏结固体润滑涂层,达到了国际同类材料的先进水平,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系列产品,这些材料已分别在重点型号中获得了成功应用,解决了这些重点型号建设中的特殊润滑难题,起到了其他材料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件,并先后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邵士俊研究员承担的“岷归质量控制与评价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项目获得2003年“西部之光”项目支持,终期评估为优秀。通过“西部之光”项目开展了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的方法学研究,已制定出岷归HPLC指纹图谱及相关技术操作规程,建立了中药指纹图谱研究实验技术平台以及包括指纹图谱数据库和质量评价方法的计算机实用操作系统。继续开展的包括当归、黄芪、党参等特色大宗道地药材的色谱指纹图谱研究已列入“中药研究发展联合实验室”(兰化所与定西市共建)中长期项目,将为甘肃省当归等大宗药材的GAP基地建设提供技术储备和指导性依据。在“西部之光”项目实施的3年半中,科研小组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争取并负责承担科研课题7项,研究经费总计326万元。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篇(9篇为SCI、EI收录),申请专利2件。
     “钼的羰基化精炼与纳米化制备技术研究”是齐彦兴研究员承担的第二项“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也是一项“联合学者”计划。该项目与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以初级含钼物质为原料,以开发纳米钼粉羰基化制备技术为目标,进行低成本、高环保、易于规模化生产的纳米钼系粉体材料羰基化制备技术研究。该研究项目对于改善企业产品结构和出口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实现资源的高值化利用以及提升我国传统有色冶金工业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赵秀茹认为,兰州化物所虽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但通过“西部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为全所的科研创新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创新队伍。“一批优秀科技人才正在稳步成长,他们立足西部、服务西部,在科研岗位上不断开拓创新。”赵秀茹说,这必将为研究所优秀青年人才的稳定和培养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提升了中科院在西部经济、生态保护和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

附件下载:

回到顶部